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0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开展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时,研究结果应该有助于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 学生知识、技能和品德的形成与培养。这一研究原则是
A. 教育性原则B. 实践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
2. 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画三角形主要是一种
A. 知识的学习B. 技能的学习
C. 社会规范的学习D. 态度的学习
3. 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学习理论是
A.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B.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4. 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小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说出各国的地理位置、代表性建筑。这类学习是
A. 认知策略的学习B. 智力技能的学习
C. 言语信息的学习D. 运动技能的学习
5. 二年级三班新来的英语教师讲课乏味无趣,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学英语。该动机属于
A. 内部学习动机B. 一般学习动机
C. 认知的动机D. 近景性学习动机
6. 李华期末考试数学没有考好,他认为是数学老师出的题目太难了。根据维纳的归因 理论,李华的归因属于
A. 内部的归因B. 不可控的归因
C. 稳定的归因D. 可控的归因
7. 关于掌握目标者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掌握目标者持有能力实体观
B. 掌握目标者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C. 掌握目标者根据自己是否取得进步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
D. 掌握目标者在学生中倾向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8. 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可以把知识分为
A. 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
B.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C.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D.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9. 关于操作技能的特点,下面正确的是
A. 观念性 B. 内隐性 C. 客观性 D. 简缩性
10. 学习“狗”这一概念时,学生能够把它纳入到已经掌握的概念“动物”之中。这种 学习是
A. 上位学习B. 总结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D. 下位学习
11. 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种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进行类推,这种记忆策略是
A. 形象联想 B. 概括
C. 类比 D. 拓展引申
12. “角”这一概念的掌握,有助于“钝角”、“直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这种现象是
A. 逆向迁移B. 远迁移
C. 水平迁移D. 垂直迁移
13. 提出迁移的“经验类化说”的心理学家是
A. 桑代克 B. 伍德沃斯
C. 贾 德 D. 苛勒
14. 某儿童认为规则源于外部,具有权威性,不可协商,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该儿童的道德推理属于
A. 前道德阶段B. 他律道德阶段
C. 自律道德阶段D. 无律道德阶段
15.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某儿童认为好行为是由自我选定的道德准则、个人的 良心决定的,该儿童处于
A. 普遍伦理取向 B. 相对功利取向
C. 社会契约取向 D. 遵守法规取向
16. 某学生不喜欢也不愿意做家务,但学校明文规定,每名学生必须参加一定量的校内 公益劳动。在这样的规定下,该学生也能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这说明该生处于社 会规范的哪一阶段?
A. 依从 B. 认同
C. 信奉 D. 内化
17. 儿童拔头发、吸吮手指、反复舔吮口唇及其周围皮肤等行为属于
A. 对立违抗障碍 B. 退缩行为
C. 攻击行为 D. 自损行为
18. 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进行鉴定和评估的方法是
A. 团体辅导 B. 心理评估
C. 心理咨询 D. 心理治疗
19. 下列症状中不属于儿童抑郁情绪适应问题的是
A. 自我评价降低 B. 烦躁不安
C. 食欲不振 D. 情绪低落
20. 根据福勒等的教师职业生涯观,某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生存适应性,把大量时间花在 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该教师属于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 关注学生阶段 D. 关注业务阶段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 发现学习
22. 原型
23. 强化
24. 酝酿效应
25. 考试焦虑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 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7. 简述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28. 影响小学生问题解决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29. 心理健康的模式有哪些?
30. 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特殊能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 题15分,共30分)。
31. 论述操作技能培训的主要方法。
32. 论述影响学习策略掌握的因素。
33. 结合实际分析专家型教师和一般教师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