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0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关于小学教育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学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小学教育情境中的一门应用分支学科
B. 小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都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前者更关注教育的宏观方面
C. 小学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一样,都是研究儿童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 小学教育心理学是儿童心理学在小学教育情境中的一门分支学科
2. 关于耶克斯—道德森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
B. 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
C. 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才能达到最佳水平
D.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U 型曲线关系
3.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属于不可缺失需要的是
A. 自尊的需要B. 求知的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D. 审美的需要
4. 小强将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不及格归因为“老师这次出的题太难了”。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小强的归因属于
A. 内部的归因B. 外部的归因
C. 不稳定的归因D. 可控的归因
5. 刘丽在同学面前表现的很贪玩,不在乎考试,私下里却拼命地学习。根据自我价值理论,刘丽属于
A. 高趋低避型B. 低趋高避型
C. 高趋高避型D. 低趋低避型
6. 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 默读 B. 弹钢琴
C. 驾驶汽车 D. 剪纸
7. 关于过度学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过度学习的次数越多,操作技能的成绩越好
B. 当额外练习量在50%-100%之间时,操作技能的成绩会随练习量增加而成比例提高
C. 了解达到某一操作水平所需的基本练习次数,才能确定过度学习的次数
D. 对于只能在特定的时期进行练习,此后不能马上操作的技能学习来讲,过度学习更有效
8. 小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受到先前关于整数概念的影响,往往认为1/5比1/3大。该现象属于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逆向迁移 D. 垂直迁移
9. 贾德的“水下打靶”实验说明了
A. 迁移取决于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B. 掌握知识是次要的,训练官能才是最重要的
C. 两种情境中共同的要素越多,迁移的程度越高
D. 掌握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是迁移发生的关键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定义良好问题的是
A. 描写你最喜欢的某个人的特点B.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自信
C. 求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D. 写命题作文
11. 创造性的核心是
A. 创造性意识B. 创造性思维
C. 创造性活动D. 创造性评价
12. 以下不属于小学生情绪适应问题的是
A. 恐惧 B. 抑郁状态
C. 厌学和逃学 D. 焦虑
13.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影响小学生对物体、人或事件选择倾向的学习是
A. 智力技能 B. 认知策略
C. 言语信息 D. 态度
14. 提出认知一发现说的心理学家是
A. 奥苏泊尔 B. 布鲁纳
C. 维特海墨 D. 加涅
15. 根据知识获得的方式,可以把知识分为
A. 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B.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C.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D. 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
16. 学习“原子能”时,学生能够把它纳入到已经掌握的感念“能量”之中,这种新旧学习的关系是
A. 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D. 总括学习
17. 以下学习策略中不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A. 形象联想 B. 谐音法
C. 类比 D. 群集
18. 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
A.2 个水平4个阶段B.2 个水平6个阶段
C.3 个水平6个阶段D.3 个水平8个阶段
19. 品德构建的最高级阶段是
A. 认同 B. 信奉
C. 服从 D. 从众
20. 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对别人应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或应成为什么样的角色的想法与期望叫
A. 角色认知 B. 角色体验
C. 角色认同 D. 角色期待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 认知的动机
22. 心智技能
23. 创造性
24. 接受学习
25. 态度定势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 运用表扬和批评时,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
27. 简答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28. 简述人类学习的作用。
29. 影响小学生知识掌握的主体因素有哪些?
30. 根据表现形式,道德感有哪几种?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5 分,共30分)
31. 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2. 结合实际分析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33. 结合实际分析解决教师角色冲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