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40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开展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应当提倡( )。
A.以专职教育研究人员为主体并与小学教师相结合
B.以小学管理人员为主体并与小学教师相结合
C.以小学教师为主体并与专职教育研究人员相结合
D.以小学教师为主体并与行政管理人员相结合
2.形成科学理论往往要以( )为基础。
A.问题 B.科学 C.经验 D.事实
3.直接用新观点揭示的课题是( )。
A.再生性课题 B.开拓性课题
C.创见性课题 D.热门性课题
4.在教育研究中,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等往往被作为(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观察(法)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B.教育观察(法)有系统的计划
C.教育观察(法)是在专门的教育场所下的观察
D.教育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6.在常规教研活动中进行的听课、评课活动,对于执教的教师来说是一种( )。
A.无结构参与观察 B.无结构非参与观察
C.定点非参与观察 D.有结构参与观察
7.在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将调查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的美国教育家是( )。
A.肯代尔 B.麦柯尔 C.卡特 D.泰勒
8.下列调查问卷的问题排列原则中错误的是( )。
A.先易后难 B.先特殊后一般
C.先封闭后开放 D.先“事实”后“态度”
9.因变量是假定的( )。
A.原因变量 B.结果变量 C.干扰变量 D.控制变量
10.与教育观察法、调查法相比较,教育实验法的特点是( )。
A.形成教育科学事实 B.具有理论假设
C.非接触性 D.进行因果关系分析
11.参加实验的师生被试因得知自己参与实验、受到关注而提高了活动积极性,有比平时更佳的表现,得到更出色的成绩,这种现象是“( )”。
A.期望效应 B.霍桑效应 C.模仿效应 D.履历效应
12.深入到“为什么这样做”的层次的经验总结属于( )。
A.描述性总结 B.定性总结 C.回溯性总结 D.解释性总结
13.A—X—T模式适用于( )。
A.趋势研究 B.意向分析研究
C.比较研究 D.特征分析研究
14.在把握大大的情况下,确定文献分析类目通常要求做到( )。
A.宁缺勿滥 B.宁粗勿细 C.宁细勿粗 D.宁简勿繁
15.教育命题所不允许的语句形式是( )。
A.陈述句 B.疑问句
C.全称否定句 D.单称否定句
16.由8、8、11、13、17、18这6个数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中数(或称中位数)是( )。
A.8 B.12.5 C.13 D.12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准备阶段,必须考虑的几个关键问题是( )。
A.研究什么 B.研究能否成功 C.怎样研究
D.研究失败怎么办 E.研究成功后能否获奖
2.教育科研的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
A.尊重受试者的权利
B.消除或避免不良影响
C.奖励好被试,严惩坏被试
D.对不合作的被试予以点名批评
E.避免给受试者不适当的压力和负担
3.按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研究假设可分为( )。
A.描述性假设 B.解释性假设 C.预测性假设
D.稳定性假设 E.不定性假设
4.通过教育经验总结所得到的结论一般是( )。
A.定量的 B.定性的 C.解释性的
D.描述性的 E.较客观的
5.常用的差异量数有( )。
A.方差 B.标准系统误差 C.全距
D.平均差 E.标准差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和________为对象,运用________的原理和方法,探寻教育活动规律及其有效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2.教育科研必须严格遵循________的基本规范,同时还必须符合教育科研的教育性、________原则。
3.作为怀疑依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4.教育经验总结首先经过________思维,再上升到________思维,从而为形成较高层次的教育理论打下基础。
5.影响实验的外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6.教育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________,它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
7.处理研究数据的方法通常可分为两类:(1)________;(2)________。
8.引文注释有三种形式,即________、________和文内注(行内夹注)。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科学研究
2.访谈调查法
3.内容分析法
4.教育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何在?在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有何意义?
2.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3.何谓自变量?实验的自变量设计应注意哪些要求?
4.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六、计算分析题(10分)
某校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实行量化管理,教师的职称晋升在师德评定合格的前提下,由教学、科研成绩的综合成绩标准分高低决定。有一年,学校有甲、乙两位老师同时申报高级职称,但当年的晋升名额仅有一名。已知甲的教学考核成绩为88分,科研为76分;而乙的教学、科研考核成绩分别是84和80分。全校当年的教学考核平均得分是82分,标准差是6分,而科研平均得分和标准差分别是75分和4分。问本次高级职称晋升,学校应当推荐哪位老师?(注意: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步骤。计算结果若为小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七、论述题(12分)
试述教育实验法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