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审计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160
点击查看:【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A 3.D 4.B 5.D
6.C 7.C 8.D 9.A 10.B
11.D 12.D 13.B 14.D 15.C
16.C 17.D 18.A 19.B 2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ABCDE 22.ACDE 23.BD 24.ABDE 25.ABC
26.CDE 27.AB 28.BCD 29.ABC 30.ABCD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31.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做出审计结论的书面文件。
32.是指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包括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查,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经营管理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1)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一般地说,审计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
(2)具体审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确认报表上所列示的余额是否真实。②确认报表上所列示的余额是否完整。③确认报表上所列示的资产和负债的余额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所有。④确认报表上所列示金额的计价是否正确。⑤确认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是否都已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⑥确认会计报表中的相关资料、数字、计算、加总及勾稽关系的正确性。⑦确认会计报表中是否恰当地反映了各会计账项的余额,并且符合相应的披露要求。⑧确认会计报表中各会计账项记录的分类和列示是否恰当。
34.(1)符合性测试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2)符合性测试的内容包括:①内部控制设计健全性和合理性的测试。②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测试。
(3)符合性测试的方法为:①追踪法。审计人员检查与某些业务有关的原始凭证和其它文件,沿着这些凭证和文件上所留下的业务处理的踪迹进行追踪,从而判断业务处理过程是否按内部控制的要求进行。②实验法。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审计人员对有关业务重做一遍,以判断有关人员是否遵循了内部控制制度。③观察法。审计人员到工作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执行业务的情况,了解业务处理程序是否遵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35.(1)需要安装设备的购置及安装费用均应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增值税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待交付使用时,再转“固定资产”账户。作调整分录:
①借:在建工程 42510
贷:固定资产 3639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6120
②借:固定资产 42510
贷:在建工程 42510
(2)保险公司赔偿金不属于营业外收入,应记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方。因此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的金额错误。作调整分录:
①借:营业外收入 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00
②借:营业外支出 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00
(3)应以评估价作为长期投资入账价值,评估价大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部分应记入“资本公积”账户贷方。作调整分录:
借:长期投资 20000
贷:资本公积 20000
(4)经批准封存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出租固定资产应提折旧,并作其他业务支出处理。作调整分录:
借:制造费用 800
其他业务支出 100
贷:累计折旧 700
36.(1)①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应调减直接材料费,调增在建工程20000元。
②应冲销当月直接材料费,调增库存材料成本10000元。
③应调减直接人工费18000元,冲销应付工资15500元和应付福利费2500元。
④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应调减制造费用和累计折旧6000元。
⑤无形资产摊销列入管理费用,应调减制造费用,调增管理费用12000元。
37.(1)销售材料收入属于其他业务收入。编制调整分录:
借:产品销售收入 2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0
借:其他业务支出 18000
贷:材料 18000
(2)代销方式下,应在取得受托方提供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编制调整分录:
借:产品销售收入 30000
贷:应收账款 30000 (或用红字冲销原分录)
借:产成品 22500
贷:产品销售成本 22500 (或用红字冲销原分录)
(3)采用预收货款方式下,应在按合同规定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编制调整分录:
借:产品销售收入 50000
贷:预收账款 50000 (或用红字冲销原分录)
(4)应在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后确认收入。编制调整分录:
借:产品销售收入 4000
贷:应收账款 4000 (或用红字冲销原分录)
借:产成品 3000
贷:产品销售成本 3000 (或用红字冲销原分录)
(5)上述问题对产品销售利润的影响:
造成产品销售收入虚增104000元,产品销售成本多结转25500元,产品销售利润虚增78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