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级财务会计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159
点击查看:【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A 3.C 4.D 5.C
6.A 7.C 8.D 9.B 10.A
11.D 12.B 13.D 14.B 15.B
16.B 17.C 18.C 19.A 2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BCD 22.AC 23.ACE 24.AD 25.ABCD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时态法——指要求现金应收和应付项目(包括流动与非流动的)按资产负债表编制日当时现行汇率换算,其他资产和负债则依特性分别按现行汇率和历史汇率换算的一种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
27.永久性差异——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形成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产生,不能在以后各期转回。
28.售后回租——是指企业(买主兼出租人)将其拥有的自制或外购资产售出后再租赁回来的行为。
29.负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负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一为直接冲减除长期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以外的非流动资产的公允价值,直到将其价值冲减为零为止,其剩余部分列为递延贷项;二为直接作为递延贷项。
30.名义货币——是指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不同时期会计换算的计价货币,其单位虽然不变,但单位货币中所含的价值量却在不断改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1)公司的一般情况;(2)公司的会计政策;(3)个别明细资料的说明;(4)比较报表同项变动较大的说明;(5)特殊项目说明;(6)分地区、分行业的资料;(7)承诺事项、或有事项应详细披露;(8)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9)关联交易情况和存续公司的非正常变动;(10)新改制企业报表模拟编制的说明及其他有必要披露的内容。
32.(1)租赁业务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交易。其特征是:(2)租赁资产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3)“融资”与“融物”相结合。(4)租赁资产分期获得补偿。
33.合并理论是指如何认识指导合并会计报表的观点。比较流行的有三种: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强调母公司股东的利益,以是否形成控制作为确定合并范围的标准。实体理论强调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在所构成的经济实体中的平等关系。所有权理论强调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对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
34.一般物价水平会计资产负债表应根据传统财务会计资产负债表编制;其各项数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余各项根据以下公式换算求得:调整后金额=用名义货币计价的会计数据×(当期一般物价指数/基期一般物价指数);
“未分配利润”项根据资产负债表换算后各项平衡关系求得。即:未分配利润=资产总额-负债总额-除未分配利润外各权益项合计。
五、核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35、36、37小题各5分,第38小题10分,第39小题15分,共40分。)
35.(1)20×0年12月1日:
借:应收期汇合同款——美元 USD1000000/HKD8120000
贷:应付期汇合同款——港元 USD1000000/HKD8120000
(2)20×0年12月31日:
借:应收期汇合同款——美元 HKD10000
贷:期汇合同损益 HKD10000
(3)20×1年1月31日:
借:应付期汇合同款——港元 HKD8120000
贷:银行存款 HKD8120000
借:银行存款——美元 USD1000000/HKD8130000
贷:应收期汇合同款——美元 USD1000000/HKD8130000
借:银行存款 HKD8110000
期汇合同损益 HKD20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 USD1000000/HKD8130000
36.(1)借:银行存款 600000
清算损益 200000
贷:投资 800000
(2)借:清算损益 87200
贷:应交税金 87200
37.(1)甲公司应纳税所得额=5000000-300000+50000+30000=4780000(元)
(2)甲公司应交所得税=4780000×33%=1577400(元)
(3)确认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15774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577400
(4)实际缴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20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0
(5)年末结转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1577400
贷:所得税 1577400
38.(1)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进行抵销。
借:产品销售收入 15000
贷:产品销售成本 10500
固定资产原价 4500
(2)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多计提折旧额的抵销。
借:累计折旧 900
贷:管理费用 900
(3)编制第二年与抵销有关的分录
(A)将未实现利润抵销,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4500
贷:固定资产原价 4500
(B)将本期多计的折旧额抵销
借:累计折旧 900
贷:管理费用 900
(C)将以前会计期间多计提的折旧抵销,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累计折旧 9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900
39.(1)甲公司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50000
应收帐款(净额) 140000
存货 250000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100000
固定资产——房屋(净值) 350000
固定资产——设备(净值) 300000
无形资产——商誉 200000
贷:应付帐款 100000
应付票据 140000
银行存款 1150000
(2)(A)按比例冲减非流动资产的公允价值
分摊比例=负商誉÷(土地使用权+房屋+设备)
=300000÷(100000+350000+300000)=0.4
负商誉=650000-950000=30000(元)
计算出各项非流动资产应当分摊的负商誉:
土地使用权分摊的负商誉:100000×0.4=40000(元)
房屋分摊的负商誉:350000×0.4=140000(元)
设备分摊的负商誉:300000×0.4=120000(元)
甲公司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50000
应收帐款(净额) 140000
存货 250000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60000(100000-40000)
固定资产——房屋(净值) 210000(350000-140000)
固定资产——设备(净值) 180000(300000-120000)
贷:应付帐款 100000
应付票据 140000
银行存款 650000
(B)将负商誉作为递延负债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50000
应收帐款(净额) 140000
存货 250000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100000
固定资产——房屋(净值) 350000
固定资产——设备(净值) 300000
贷:应付帐款 100000
应付票据 140000
银行存款 650000
递延贷项——负商誉 300000
(C)摊销负商誉时(每年)
借:递延贷项—负商誉 30000
贷:管理费用 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