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财政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068
点击查看:【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D 3.D4.A 5.C 6.B 7.C 8.C 9.D 10.D
11.D 12.B 13.D14.A 15.C 16.A 17.B 18.C 19.B 2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ABCDE 22.AC 23.ABCD 24.ABCDE 25.BCD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6. 是指对社会上某些个人和某些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2分)如教育、医药卫 生、对个人和企业的补出部分。(2分)
27.是指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社会上一部分人或个别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提供服务 取得的收入。此种服务并不普及于全体社会公众,因而具有特殊利益性质。 (2分)行政收入包括规费、特别捐、特许金、罚款等。(2分)
28. 就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 一些政府支出和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 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2分)之所以将它称为非自决的财政政策,是因 为它是一种非人为的自动调节。它不需要政府随时作出判断和采取措施,而是依 靠财政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机制,自行发挥作用,起到稳定经济的效果。所 以,这种政策也被称作“内在稳定器”。(2分)
29.亦称“分类税制”。(1分)即将所得按来源划分成若干类别,对各种不同来源的所 得,分别计算征收所得税。(3分)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促使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主要是: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分)
(2)人口的增长;(1分)
(3)社会矛盾的发展。国家一方面要加强国家机器,增加行政和司法方面的支出; 另一方面则增加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方面的支出,缓和社会矛盾和安定社会秩 序。(1分)
(4)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在经济危机时期,政府尽可能地扩大财政支出以刺激私人的消费和投资。(1 分)
(5)战争和战后的资金需要。战争使财政支出大幅度地增长,呈现出台阶式的增长形态。(2分)
31.西方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的方式有:
(1)拍卖国有企业。按资产的现值或低于现值出售, 一般都按原价的50%~80% 折价,而且主要是一些可以赢利或具有赢利潜力的企业和基础设施,这才是使 私人资本觉得有利可图而愿意购买。(2分)
(2)出售部分股份。通过出售部分股权实行私有化,已成为西方各国广泛采用的形 式。(2分)
(3)租让国有企业。这是把国有企业及设施租让给私人经营。通过这种方式,政府 收取相当数额的租金,同时让私人经营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对国有企业经营权 的私有化。(2分)
总之,国有化和私有化是国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和并存的两种经济现象。国有 化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加强对社会经济生活干预的 一种形式。私有化没有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没有削弱国家对社会 经济生活的干预。
32. 资本主义国家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有:
(1)课税主体:亦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的人。(1分)
(2)课税客体:亦称“课税对象”,是课税的目的物,也就是对什么课税。(1分)
(3)税目:是课税客体在内容上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课税界限。(1分)
(4)课税基数:亦称“计税依据”。是课税客体在量上的具体化。(1分)
(5)计税单位:是课税客体和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0.5分)
(6)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是课税的尺度。(0.5分)
(7)课征环节:是税法规定的应该缴纳税款和课征税款的环节。(0.5分)
(8)缴纳时间:是指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期限。(0.5分)
33. 所谓所得税,就是以所得收入为课税对象,向取得收入的纳税人课征的税。 (1.5分)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所得税的课征对象是一定的所得额,而且是扣除了各项成本、费用开支之后的
净所得额;(1.5分)
2)要核算应税所得额(1.5分)
所得税是以净所得为课征对象,但净所得并非应税所得。从纳税人的总所得到净所得,从净所得额到应税所得额,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程序。
3)所得税通常按累进税制课征(1.5分)
累进税率的适用范围虽然并不只限于所得税,而且所得税也并非都是采用累进税率,但实行累进税制是所得税的一大特点。
34.寡头垄断是指少数的几家厂商供给某种产品的大部分,在该行业的总产量中各占有较大的份额,所以对市场价格和产量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3分)
在上述条件下,政府若对该种商品征税或增税,各寡头厂商必知道其余寡头竞争对手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况。因而各寡头都会将政府所征之税加入价格转嫁给消费者。(1.5分)通常的情况是,赛头厂商早已达成协议,就在原价基础上,根据某一公式,各自提高价格。(1.5分)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所谓增值税,是以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所课征的税收。它是商品课税的一种新型的形式。(2分)
作为课税对象的增值额, 一般是指工商企业利用购进的商品和劳务进行加工生产或经营从而增加的价值额。(2分)
这三种类型的增值税的区别有:
(1)三者的税基大小不同,其计税基数大小的顺序是:生产型增值税的最大,收入型 增值税的次之,消费型增值税的最小。故从财政收入着眼,在税率相同的条件 下,生产型增值税收人最多,收人型增值税次之,消费型增值税收入最少。而从 鼓励投资着眼,则消费型增值税效果最好,收入型增值税次之,生产型增值税较 差。(3分)
(2)三者对于购入资本性的固定资产,在计算增值额是否扣除以及如何扣除上的处 置原则不同:生产型增值税不予扣除,收入型增值税按使用年限分批扣减,消费 型增值税则实行当期一次扣减。(3分)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对于生产型增值税采用者很少,而普遍采用的是收入型和消费 型增值税。其中又以后者为多。(2分)
36.社会保险税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税收,其特殊性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专税专用
社会保险税与一般税收不同,其资金来源和用途是直接挂钩,具有“专税专用”的性 质。一般税收入库后要纳入政府预算,用于执行国家职能所需的各面经费开支。社 会保险税人库后则是按照不同的保险类别分别纳入各专项基金,专款专用。(4分)
(2)累退性
社会保险税虽是以工薪收入额为课税对象,而工薪收入额也是个人所得税的主 要课税对象,但两者相比,社会保险税具有明显的累退性。这不仅表现在社会 保险税只对工薪收入额课税,而将包括资本利得、股息所得、利息所得在内的非 工薪收入完全排除在外,从而使高收入者的社会保险税税负相对较轻;还表现在社会保险税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并只对一定限额以下的工薪收入额课征,超 过规定限额部分的收入免交社会保险税,从而使得高收入者交纳的社会保险税 占其收入的比例远小于低收入者。(4分)
(3)有偿性
社会保险税同一般税收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其带有某些有偿性的特征。这就 是,只有参加社会保险的人现在纳税,将来才有资格享受社会保障的利益,虽然 将来社会保障的受益值并不决定于投保者实际所支付的税款,而是要根据投保 者的具体条件和国家的经济状况加以确定,但在形式上它却是同投保人实际所交付的税款有着内在联系。这就使得社会保险的参加者感到他们领取社会保 险津贴是一种权利,而不是恩赐,是政府对其以前所缴社会保险税的一种偿付, 而不是政府无偿给予的福利。(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