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建筑结构试验试题
课程代码:02448
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采用后装法进行单个构件检测时,应在构件上均匀布置 测点。
A . 1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2. 在现场进行结构混凝土强度超声检测时,应选择试件浇筑混凝土的模板侧面为测试面, 一般以 面积为一测区。
A.150×150 mm2B.200×200 mm²
C.250×250 mm²D.300×300 mm2
3,调整激振器的 ,可使激振力与被试结构产生共振,从而得到结构各阶的自振频率。
A. 转子 B. 转速
C. 位置 D. 大小
4. 试验的观测项目中属于反映结构局部工作状况的局部变形的是
A. 结构挠度B. 基础沉降
C. 支座偏移D. 钢筋滑移
5. 属于长期荷载的试验是
A. 混凝土结构的徐变B. 普通钢筋的拉伸
C. 砌体的抗压D.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6. 节点核心区剪切角可通过量测核心区对角线的来计算确定。
A. 位移 B. 位置
C. 拉力 D. 压力
7. 钻孔对测法,应选用频率为 的径向振动式环能器。
A.20k~30kHz B. 20k~40kHz
C. 20k~50kHz D. 20k~60kHz
8. 一般用于生产性试验的是
A. 实物试验 B. 模型试验
C. 伪静力试验 D. 拟动力试验
9. 对于复杂问题有时用计算机无法完全解答,须借助于结构 来得到正确答案。
A. 检测 B. 鉴定
C. 试验 D. 标定
10. 结构抗震试验不包括
A. 结构动力反应试验B. 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
C. 拟动力试验D.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1. 为了校核结构动力强度,应将动应变测点布置在 最大、最危险的控制截面上,由动应变曲线求得动应变数值和 频率。
12. 对于已建建筑或受灾结构,为了观测结构受载后混凝土的 情况,也必须在加载试验的同时观测结构各部分的开裂和裂缝 情况,以便更好地说明结构 的实际工作。
13. 在屋架试验中由于施加多点集中荷载,所以采用 液压加载是最理想的方案,液压加载器活塞应有足够的有效行程,适应结构大 变形的需要。
14. 光纤位移传感器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不受 干扰, 性能好、耐腐蚀,可用于高温、高压、有腐蚀的场合。
15. 铰支座一般用钢材制作,对于梁、桁架等简支结构选用一个 铰支座及 一个 铰支座,对于板壳结构,常是四角支承或四边支承。
16. 液压千斤顶的 可以手动压入或采用电动泵压入,将多个千斤顶通过油泵连接,可组成液压加载系统,实现对试件的多点 加载。
17. 混凝土试件、砌体试件由于试验方法不同,例如,加载 不同,测得的材料强度和 也不同。
18. 对于钢筋混凝土梁,为了求得截面上应力 的规律和确定中和轴的位置,沿 至少需要布置5个测点。
19. 摆式测振传感器的质量弹簧系统设计成 的形式,因而可以获得更低的仪器 。
20, 当采用正弦波扫频试验时,特别要注意共振时的 增大对 的影响。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1. 建筑结构试验课程的先行课程有哪些?
22. 结构试验设计中要求掌握哪些内容?
23. 受弯构件试验有何要求?
24. 什么是相似模型试验?
25. 什么是刚度检验法?
26. 试验所用仪器精度要符合什么要求?
27. 用石膏制作的模型其缺点是什么?
28. 一次性加载试验有何特点?
29. 何为两个现象的相似?
30. 什么是结构试验的加载制度?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31.(7分)如题31图所示,某均质材料的构件(弹性模量E=2.1×10⁵MPa,泊松比U=0.3)受均布荷载作用,在结构试验中若ε读=(1+D)×8测,回答问题:
(1)在答题卡(纸)上画出应变片布置图;
(2)在答题卡(纸)上画出应变片连接桥路图并说出桥路特点;
(3)如受力后应变读数为150 μs ,拉应力是多少?
32. (6分)已知结构模型试验,位移相似系数!,荷载相似系数!若测得模型σm=20MPa,求原型结构应力。
33. (7分)采用回弹法测试某测区混凝土强度,回弹值见题33表,求该测区的平均回 弹值Rm。若该测区测得的三次碳化深度值分别为di=3.1mm;d2=3.5mm;d₃=3.3mm, 求该测区混凝土强度回归值为多少?(提示:f=0.025(Rm)201.10°04,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