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建筑结构试验试题
课程代码:0244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结构与工程,在实际结构建成后,要通过_____,综合性鉴定其质量的可靠程度。( )
A.验算 B.试验
C.研究 D.观测
2.大型结构试验机的精度不应低于(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3.实践证明,结构的尺寸效应、构造要求、试验设备和经费条件等因素将制约试件的( )
A.强度 B.刚度
C.尺寸 D.变形
4.利用表面刻槽法测定混凝土初始应力的示意图如下,刻槽深度D为( )
A.0.4d B.0.5d C.0.6d D.0.7d
5.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测点应布置在构件受力较大及薄弱部位,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不应小于_____锚固件的锚固深度。( )
A.4倍 B.6倍
C.8倍 D.10倍
6.为提高液压加载器的加载精度和准确性,应优先采用荷载传感器量测荷载值,选用荷载传感器的精度不应低于( )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7.当电磁式激振器工作时,为在铁芯与磁极板的空隙中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需在励磁线圈中通入稳定的( )
A.交流电 B.直流电
C.感应电 D.高压电
8.用应变计测量试件应变时,为了得到准确的应变测量结果,应该使应变计与被测物体变形( )
A.不一致 B.不相仿
C.相仿 D.一致
9.在率定回弹仪时,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符合_____的要求。( )
A.80±4 B.80±3
C.80±2 D.80±1
10.结构在等幅稳定、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下,为测试结构_____而进行的动力试验为结构疲劳试验。( )
A.动力特性 B.疲劳性能
C.动力反应 D.阻尼系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结构试验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贯彻“安全第一”和“_____”的方针。
12.结构动力试验测点布置原则上与静力试验一样,将测点布置在要求被测量结构反应的_____处。
13.相似模型试验要求比较严格的相似条件,即要求满足几何相似、力学相似和_____相似。
14.布置在受弯构件靠近中和轴位置处的仪表,由于应变读数数值_____,因此相对误差可能很大,以致不起任何效用。
15.对于混凝土柱与压杆试验,必要时可在试件受压端增设_____,防止局部承压破坏。
16.在测量碳化深度值时,使用浓度为1%的_____溶液显示碳化层深度。
17.钻芯法不宜普遍使用,更不宜在一个受力区域内_____钻孔取芯。
18.在结构模型试验中,模型的支承和约束条件可以由与原型结构构造_____条件来满足与保证。
19.应变测量试验时,试件处在一定的温度环境中,试件材料的_____一般都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0.结构静力试验中,要求数据采集系统具有足够数量的传感器、采集通道和储存能力,当测点较多时还需要有较快的_____。
21.利用摆锤进行激振时,如果摆和建筑物有相同的自振周期,摆的运动就会使建筑物引起_____。
22.强迫振动法也称_____,它利用专门的起振机对结构施加周期性的简谐振动,使结构产生强迫振动。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3.单调加载
24.金属丝的灵敏系数
25.时间相似
26.原位试验
27.能量耗散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8.结构静力试验有什么特点?
29.裂缝测量有哪两项内容?
30.什么是校核测点?
31.液压加载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32.试举出动力试验中四种常用的试验方法。
33.根据什么确定结构静力试验中的荷载量分极大小和多少?
34.请说出下列两图分别表示什么加载制度?
35.结构试验的主要试验项目有哪些?
36.结构试验的测试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37.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五、计算和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38.(5分)某结构构件,荷载和电阻应变计布置如图所示,测量时采用全桥桥路,应变仪显示的测量应变值为240με。
(1)画出测量应变桥路图;
(2)简要说明该桥路特点;
(3)计算该测点的弯曲应变εw。
39.(6分)某楼房采用推出法推定240mm厚普通砖砌体砂浆的强度,在墙上均匀取5个丁砖作为测点,按如图所示方法安装测试装置,记录的推出力分别为16.992kN、15.897kN、16.019kN、16.241kN、16.526kN,试计算该测区的推出力平均值(用数字修约法精确到0.01kN)。
40.(7分)某试验构件需在图示位置施加集中荷载,现场仅有一台液压千斤顶,画出采用分配梁加载的分配方案。如在图示位置安装百分表,测得表1、表2、表3的读数分别为0.08mm、0.04mm和3.2mm,求该梁跨中的真实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