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毕业论文组成
毕业论文由前置、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毕业论文内容要紧 密结合专业,抓住实习过程中具有说服力,同时体现专业知识体系 的实践资料撰写论文。选题正确,论点明了,论据可靠。文字精炼、 语句通畅、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使用国家规定的简化汉字。字数限定在5000字左右。
原则上由学生本人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学生在学院或实 习基地相关学科教师中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应具有高级职称,并具备较高学术水平及科研能力。
(一)前置部分
1.封面。包括毕业论文中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指导教师。
2.诚信责任书。关于毕业论文学术诚信声明和承诺。
3.指导教师信息表(样表附后)
4.论文查重报告
5.目录。包括毕业论文目录、图或表的目录。毕业论文目录一 般置于论文正文前,是根据论文正文各级标题标注相应页码的导读 图。目录应完整、准确、清楚无误。论文中若附图、附表较多,可以在毕业论文目录后单独列出附图、附表目录。
6.摘要。摘要是以提供毕业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主要由毕业论文题目、摘要正文、关键词三部分 组成。摘要正文内容应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从毕业论文中摘选 出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
(二)主体部分
包括绪论(引言)、正文和结论。主体部分从另一页开始,每一章另起页。
1.绪论(引言)。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等,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包括毕业论文的研究背景(理由)、目的(意义)、范围、研究方法等;还包括毕业论文研究问题的历史回顾、文献追溯和前人工作的空白、理论分析等内容。
2.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占据论文大部分篇幅。毕业 论文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本人搜集、查阅有关资料独立 撰写完成,包括论点(提出问题);论据和论证(分析问题);论 证方法与步骤(解决问题);结论及其意义。要求论述正确、逻辑 严密、层次分明、文字流畅简练、图表清晰规范、引经据点详实、数据真实可靠、推理和结果正确无误。毕业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做出相应解释。
3.结论。为毕业论文论述的核心论点得出的研究性结果、讨论或调研结果等,研究中存在的、产生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空间、可行性分析、意见或建议等。
(三)结尾部分
1.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毕业论文作者亲 自阅读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所有被引用文献均要录 入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必须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参考文献包括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学术期刊、报纸文章、专利、技术标准、电子文献等。
2.附录。是附在正文后面与正文有关的文章或参考资料,是毕 业论文的补充说明部分,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例如: 对于了解正文内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研究方法等;篇幅过大或取 材于复制品而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注释、 框图、统计表、结构图等。附录内容要精简,不要把与正文没有直 接联系或不重要的信息放在里面。(附录并不是必须的,可根据需要编写)
3.分类索引、关键词索引。(可根据需要编写)
4.致谢。向本研究提供过设备、人力,以及文献资料等支持和帮助的团体和个人表示感谢。
二、毕业论文的排版
(一)毕业论文版式
版面为A4 白纸(210mm×297mm)纵向,文字从左至右通栏横排,论文统一按照以上(毕业论文组成)顺序左装订。
(二)页面设置
页边距为上2.5cm,下2.5cm,左2 . 5cm,右 2cm,页眉边距为1.5cm,页脚边距为1.5cm, 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三)页眉及页码
1.页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字居左排,毕业 论文题目居右排,字体为宋体,小五号;页眉与正文之间用下划线分隔。
2.页码。页脚居中排,字体为宋体,五号。封面、目录不编排页码,中文摘要页用大写罗马数字单独连续编号,引言、正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附录可不编排页码。
三、写作规范与格式要求
( 一)封面(样表附后)
1.毕业论文题目。要求简明扼要,核心内容明确。中文题目一 般不超过25个字,字体为宋体,三号;字根据论文内容,可以加副标题。
2.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字体为宋体,三号。
(二)目录
1.毕业论文目录。“目录”两字间空1个字符间隙,字体为黑 体,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目录 中的标题应与毕业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保持一致,标题文字居左, 页码居右,之间用连续点连接。标题需转行的,转行后的标题文字 应缩进一字。目录中标题不能超过三级, 一级标题字体为宋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字体均为宋体,小四号。
2.图或表的目录。"图/表目录"三字间空1个字符间隙,字体 为黑体,三号,加粗,居中。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保持一致,图和 表应有序号,序号与标题名称之间空1个字符间隙。标题文字居左,页码居右,之间用连续点连接,字体为宋体,四号。
(三)摘要
1.摘要
中文摘要以300-400字为宜。毕业论文题目字体为方正小标宋 简体,三号,加粗,段前24磅,段后18磅; “摘要”两字居中, 字体为黑体,三号;摘要正文字体为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2.关键词
毕业论文中应列出3-8个关键词,几个关键词中间用分号隔开。 关键词置于摘要之后,与摘要之间空1行。中文关键词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三字须加粗置顶格。
(四)绪论(引言)
“绪论”两字间空1个字符间隙,字体为黑体,三号,居中。绪论正文字体为宋体,小四号。
(五)毕业论文正文
1.正文结构。分别以“第一章”“1.l.1”..·树型层次格式依次标出。章的编号(一级标题) 居中,字体为黑体,三号,加粗,单倍行距,段前 24 磅,段后 18 磅。节的编号格式依次为二级标题黑体,四号,顶左,单倍行距,段前 24 磅,段后 6磅: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首行缩进 2 个汉字符,单倍行距,段前 12 磅,段后 6磅。各节的层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数字之间用实心圆点“.”相隔,按顺序分层,如“1.1”,“1.1.1”,层级以少为宜,编号与标题之问空 1个字符问隙,如“1.1本科生资料使用”正文须另起一行,两端对齐,段落首行左缩进 2 个汉字符,行间距为固定值 20 磅,段前段后0 磅,正文字体为宋体,小四(英文用TimesNewRoman 字体)。
2.图和表。包括各类图、照片,各类表等。图应有编号和名称,置于图下方; 照片必须清晰,如有需要照片上应有标识尺寸的标度:表的编排建议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如某个表需要转页,在之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其后跟标题(可省略)。图和表的编号应按在章节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排,编号与名称(标题)之问空 1个字符问隙,如第一章的第一张图编排为“图 1.1本科生”,第一章的第一个表编排为“表 1.1本科生”。图和表的名称:
字体为宋体,五号。
图:图名置于图的下方,五号字,宋体,居中(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10.5 磅),单倍行距,段前6 磅,段后12 磅图序与图名之间空 1个汉字符。
表:表名置于表的上方,五号字,宋体,居中(英文用TimesNewRoman.体字,10.5 磅),单倍行距,段前6磅,段后 6磅表序与表名之间空 1个汉字符。图和表下方的注释为五号字,宋体,居左(英文用 TimesNewRoan ,字体,10.5 磅),单倍行距。
3.引文标注。正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原话、注释、数据等,必须注明出处,有需要解释的内容,可以加注说明。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可采用顺序编号制,也可采用著者-出版年制,但体例必须统一。
(1)顺序编号制
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以上标形式放在文献作者或句子的末尾。
(2)著者-出版年制
正文引用的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时,各文献的标注内容由" 著者姓氏"与“出版年”构成,并置于“()”内,放在正文中引用了该文献的句子末尾。若正文语句中已提及著者姓名,则其后的“()”内只须著录出版年。
4.注释。毕业论文中如有词、词组、其他内容等需要进一步说明,用注释。注释采用阿拉伯数字編号加“脚注”的方式。
(六)参考文献
具体录入格式要求如下:
1.顺序编号须按照正文(包括图、表的说明)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排。編号置于方括号中,并与参考文献空1个字符間隙。 “参考文献”四个字字体为黑体,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中文参考文献字体为宋体,五号,行间距为固定值16磅;英文参考文献字体为TimesNewRoman,五号。
2.各项目之间用间隔号“.”间隔,文献末加“.”。外文参考 文献名首字母和每个实词首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编著者不超过 三位时,可全部录入;超过三位时,录“三位等”。参考文献著录
式样: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M/C/D/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2)学术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授权日期。
(5)技术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3.如有正文中未被引用,但对毕业论文具有参考和补充作用的文献,须录入附录中,标题为“参考书目”,字体、格式等要求同上。
(七)附录
论文的附录依次为“附录A”、 “附录 B”、 “附录C” 等编号。 如果只有一个附录,也应编为“附录A”。 附录中的图、表、公式、 参考文献等的序号需与正文区分,另行编制,如编为“图1”、“表 1”、 “式(1)”、“文献[1]”等。“附录”两字间空2个汉字间隙,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
附录的内容字体为宋体,五号(英文用TimesNewRoman体,10.5磅),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八)致谢
“致谢”两字间空2个字符间隙,字体为黑体,三号字,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8磅。正文部分首行缩进两个汉字符,小四号字,仿宋,行距20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