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人事心理学主要解决( )
A. 人与事的配合 B. 人与机器的配合
C. 人与人的配合 D. 营销者与消费者的配合
2. 以自己的想法去猜测别人也有这种想法,这是( )
A. 成见 B. 晕轮效应
C. 投射 D. 知觉的防御
3. 个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 )
A. 气质 B. 性格
C. 个性 D. 能力
4. 需要型激励理论的中心任务就是了解职工的各种( )
A. 习惯 B. 价值观
C. 态度 D. 需要
5. ( )是指由组织结构正式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A. 正式群体 B. 利益型群体
C. 任务型群体 D. 指挥群体
6. 根据威廉·大内的Z理论,在( )组织中采用的是长期雇用制。
A. Z型组织 B. C型组织
C. J型组织 D. A型组织
7. 在双因素理论中,那些能预防职工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的因素被称为( )
A. 激励因素 B. 保健因素
C. 满意因素 D. 不满意因素
8. 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职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避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从而使职工按要求的方式行事。此为(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9. 在群体的凝聚力低、群体的绩效规范高的时候,群体会产生( )
A. 高生产率 B. 中等水平的生产率
C. 低生产率 D. 低于一般水平
10. 在弗洛姆的期望理论里,( )主要是指某种结果实现的可能性。
A. 期望 B. 效价
C. 工具性 D. 公平指数
11.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高成熟的员工应采取( )的领导方式。
A. 说服式 B. 参与式
C. 命令式 D. 授权式
12. 个体的胜任工作,好奇等属( )
A. 原始动机 B. 习得动机
C. 一般性动机 D. 持久动机
13. 根据霍莱特的个性类型分类,个性类型为现实操作型的,其解决问题的风格为( )
A. 直觉思维型 B. 感觉情感型
C. 感觉思维型 D. 直觉情感型
14. 组织成长阶段理论认为,在分权发展阶段,控制系统应采用( )
A. 标准规格及成本中心 B. 汇报制度及利润中心
C. 计划及投资中心 D. 互相间的目标管理
15. 一个领导与多个成员交往,属于( )
A. 链状沟通 B. Y型沟通
C. 轮状沟通 D. 环状沟通
16. 一个人在冲突中寻求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考虑他人的影响,此种行为属于( )
A. 竞争 B. 协作
C. 折衷 D. 迁就
17. 日本的自主管理是在( )理论基础提出的。
A. 强化理论 B. 综合激励理论
C. 双因素理论 D. 成就动机理论
18. 据( ),把组织文化划分为强文化和弱文化。
A. 活跃程度 B. 影响大小
C. 内容性质 D. 工作作风
19. 目前比较盛行的是把决策程序分为八个阶段,其中第七个阶段是( )
A. 确定目标 B. 提出预测
C. 拟定方案 D. 实验论证
20. 在勒温所提出的组织变革三个步骤中,冻结主要是为了( )
A. 激发个体进行变革的动机 B. 指明变革的方向
C. 把其所改变的行为固定下来 D. 提供行为的榜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研究组织行为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 案例研究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心理测验法 E. 实验法
2. 知觉组织的基本原则有( )
A. 连续原则 B. 封闭原则 C. 接近原则
D. 相似原则 E. 对比原则
3. 创造性行为常常表现出( )的特点。
A. 适应性 B. 有用性 C. 情境性
D. 首创性 E. 主动性
4. 群体规范的功能主要有( )
A. 群体行为导向的功能 B. 群体行为的评价功能
C. 群体行为的标准功能 D. 群体行为的效率功能
E. 群体行为的动力功能
5. 人际关系测量的主要方法有( )
A. 问卷调查法 B. 社会测量法 C. 关系分析法
D. 数量分析法 E. 参照测量法
6. 奥德弗“成长理论”中的成长需要相当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 )
A. 生理需要 B. 尊重需要 C. 爱的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 E. 安全需要
7. 领导行为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其主要的特点有( )
A. 示范性 B. 服务性 C. 激励性
D. 互动性 E. 环境适应性
8. 按其工作的作风来划分,组织文化的类型有( )
A. 学院型 B. 服务型 C. 俱乐部型
D. 棒球队型 E. 堡垒型
9. 从组织应达到的功效来看,组织发展和变革的目标有( )
A. 要建立起先进可行的经营目标和工作目标
B. 确立和健全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条件
C. 建立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组织结构
D. 要健全对外有适应性和灵活性;对内有高效性和协调性的组织功能
E. 改革组织中的技术系统
10. 组织文化的主要内容有( )
A. 组织目标或宗旨 B. 共同的价值观 C. 作风
D. 传统习惯 E. 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事业生涯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2. 简述个体行为的特征。
3. 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4. 变革组织文化时,可考虑的措施有哪些?
5. 评价领导绩效的标准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结合强化理论,阐述如何才能有效地改变个体的行为?
2. 试述提高领导决策水平的方法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共15分)
金牛——黑羚羊计划
金牛——黑羚羊计划是1980年萧条岁月的构想。当时,底特律正处于严重的经济衰退中。“令人痛心的是我们的产品比不上世界上其他的竞争者”,福特的质量主管说“这成了我们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最好能作出深谋远虑的决策,否则将面临倒闭”。为了保证金牛——黑羚羊计划的成功,福特投资了30亿美元,这是任何新车型计划前所未有的。
首先摒弃了福特的传统的组织结构,成立了金牛小组。传统的做法是五年创造出一种新车型,一步一步地有顺序地进行。先由设计组设计原型,送给工程技术组做技术处理,交付生产部门或供应商投产。每一单位的工作小组互相独立,几乎没什么交流,谁也不完全负有责任。
金牛小组却采用“专项管理的方法”来自各部门——包括计划、设计、工程技术营销和生产部门等的代表。该小组对新车负有全部责任。一开始,往常分开的部门就密切接触,使问题在引起危机之时就能够得到解决。例如,生产部门对改变设计的建议,使生产效率都得到提高。
福特也在搜集各部门的意见方面作了变革。在设计新车之前就征求工人的意见。如工人抱怨说车门的安装,因为门板由好多片拼成,每面多达8块,设计后就减少到只剩下2块。还有一位职员建议所有的螺丝帽都统一规格,这样工人应可以不用手去扳,此建议也被采纳了。曼鲁吉安说:“以前我们只知道雇用人的手脚,却不懂得利用他们的脑袋。”
福特也把供应商纳入项目计划。传统上,汽车制造商求助于供应商是事后才想到的事。金牛小组却同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同,并邀请他们参与产品计划。
问题:阅读此案例后,你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