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课程代码:00197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旅游规划的多元化趋势表现在旅游规划编制组成员、旅游规划的技术方法和__________的多元化上。
2.会展业特有的三个要素是展品、展地和__________。
3.旅游资源的普查是对一个旅游资源开发区或远景规划区内的各种旅游资源进行__________调查。
4.通过对人口在空间上流动的__________分析,规划者可以更容易找出旅游市场中与本地存在竞争关系的旅游地。
5.旅游形象传播中的负面消除策略包括:__________形象和__________形象。
6.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内容包括旅游项目的__________、风格、所占土地面积及其__________、产品体系。
7.市场导向模式的特征为__________、客观性和组合性。
8.环境生态容量的大小,取决于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以及自然生态环境__________与__________污染物的能力。
9.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包括:具备精深的__________ 经营才能、具备较强的__________意识和科学的__________方式、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
10.旅游人力资源的引进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旅游人才的招募,另一个就是需要建立一个宽松的__________环境。
11.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是旅游业__________发展的前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都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吸引力大多来自人工形成的旅游资源
B.边缘区游憩系统的规划与开发属于城市的二次开发
C.服务系统的规划与开发要以城市建设为基础和出发点
D.布局时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相一致
2.将旅游资源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旅游资源是按照下列哪种分类方式进行的?( )
A.按基本属性分类 B.按利用角度分类
C.按吸引力级别分类 D.其他分类
3.强调“风景对人在认识及情感反应上的意义”的是旅游资源定性评价中的下列哪一种方法?( )
A.经验学派或现象学派 B.心理物理学派
C.专家学派 D.认知学派或心理学派
4.下列哪种区域旅游形象塑造工具具有相对稳定的效果?( )
A.产品 B.公关宣传
C.节庆活动 D.服务
5.1996年我国大型旅游活动年的主题是( )。
A.生态环境游 B.中国体育旅游年
C.中国民间艺术游 D.休闲度假游
6.下列关于旅游资源与旅游项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B.旅游资源的经济特征具有更强的现实性
C.旅游项目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D.旅游资源与旅游项目相互依托
7.下列哪个特征不属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形象导向模式?( )
A.主题性 B.系统性
C.稳定性 D.组合性
8.劳动力报酬属于下列哪种成本费用?( )
A.营业成本 B.营业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9.下列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政策保障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针对性是政策保障体系的特点之一
B.保证旅游均衡发展的需要
C.强化与完善行业管理
D.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
10.下列哪种不属于财政保障的主要手段?( )
A.国家预算 B.调整再贴现率
C.国家税收 D.国家财政信用
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
1.“西湖十景”在旅游景观的组合分类中属于下列哪两种组合?( )
A.同类组合 B.综合组合
C.集团组合 D.异地组合
E.大尺度组合
2.下列哪两个因素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 )
A.客源地分布
B.资源地地理位置
C.资源地交通条件及与周围旅游区之间的关系
D.资源地开发现有条件
E.建设施工条件
3.旅游需求是在满足下列哪两个需求后产生的更高级的需求?( )
A.尊重需求 B.安全需求
C.自我实现需求 D.社交需求
E.生理需求
4.下列哪两个区域旅游的形象内容属于物质表征?( )
A.管理水平 B.工作效率
C.地理位置 D.环境氛围营造
E.技术力量
5.旅游规划者在进行旅游项目创意设计时,最为重要的素质是( )。
A.工作经验 B.协调能力
C.信息处理 D.知识结构
E.工作态度
6.下列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导向模式比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源导向注重资源分类和评价
B.市场导向是成熟发展阶段的一种模式
C.产品导向所运用的学科基础理论最为多样
D.形象导向多采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
E.市场导向的理论基础是地理学、消费者行为学
7.下列关于收入乘数计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直接收入呈正比
B.与直接收入与派生收入之和呈正比
C.与直接收入与间接收入之和呈正比
D.与间接收入呈反比
E.与直接收入呈反比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2.主题公园
3.差异化战略
4.资金的时间价值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科学的旅游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2.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六、论述题(共20分)
怎样进行旅游可行性分析?试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