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 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
1.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来源。”这段话说明
A.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B.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代替具体科学研究
C.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有指导作用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的来源
2.“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是一种(P3)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辩证法观点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P6)
A.学习科学理论
B.参加社会实践
C.了解社会现状
D.研究实际情况
4.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是(P16)
A.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C.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D.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P12)
A.感性认识包含着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D.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6.关于真理标准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14)
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B.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符合以往理论的就是真理
D.经实践反复证实的理论就是真理
7.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于(P11)
A.在实践基础上的不断创新
B.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C.继承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
D.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合作
8.国家政权属于(P16)
A.社会经济基础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C.社会上层建筑
D.社会生产方式
9.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P15)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社会意识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0.在阶级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P18)
A.社会革命
B.社会改革
C.科学发展
D.教育普及
11.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述人的本质的是(P19)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自我保存
C.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人的天性是追求自由,平等,幸福
12.下列选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P19)
A.原始社会
B.工业社会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13.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内容是(P19)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虚心向群众学习
D.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14.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P22)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
C.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15.人民民主专政是(P32)
A.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B.自由和纪律的统一
C.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D.个人和集中的统一
16.农民阶级在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中所处的地位是(P23)
A.领导者
B.先锋队
C.主力军
D.参与者
17.“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军队,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这句话所体现的战略战术原则是
A.诱敌深入,积极防御
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C.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D.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
19.邓小平指出,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方面,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朱德
20.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出现的主要错误是
A.投降主义
B.盲动主义
C.关门主义
D.宗派主义
21.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P26)
A.国营经济
B.集体经济
C.民营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是(P27)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23.新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重工业
B.轻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24.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最根本的原因是(P30)
A.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消极影响
C.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
D.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弄清楚
2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P21)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发展是硬道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三个有利于”标准
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P21)
A.继承的关系
B.发扬的关系
C.继承和发扬的关系
D.扬弃的关系
27.邓小平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P27)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实现共同富裕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级分化
28.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P28)
A.政治保证
B.法律保证
C.组织保证
D.思想保证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于(P27)
A.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87 年党的十三大
30.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P31)
A.经济的竞争
B.人才的竞争
C.军事的竞争
D.文化的竞争
3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P30)
A.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决定的
B.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的
C.发展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决定的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32.某国有企业一员工,年收入6万元,其中工资收入3万元,在一集体企业兼职收入1万元,房租收入 1 万元,股息收入1万元,该员工一年的按劳分配收入是()
A.3 万元
B.4 万元
C.5 万元
D.6 万元
3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P34)
A.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
B.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D.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P36)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和澳门问题
35.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从根本上说是(P37)
A.爱国主义的
B.人民民主的
C.政治协商的
D.社会主义的